明时资讯

投资视野

RMB短期贬值威胁消除

  如预料,在3月议息会议上决定加息25个基点。由于预期已被消化,加上耶伦并不鹰派的发言,消息公布后,指数跌超1%,离岸人民币兑纽约尾盘大涨0.7%。分析认为,短期回调有利于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压力缓解。3月16日,人民币兑换中间价大幅上调253个基点至6.8862。

  在声明中称,加息的一大原因是最近几个季度通胀已经接近其2%的长期目标。此外,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改善,经济活动继续温和扩张,家庭支出渐进增加,商业固定投资也有所稳固。

  声明还显示,官员将2018年GDP增速的预测从2.0%提升至2.1%,将长期失业率预测从4.8%下调至4.7%,将2017年核心PCE物价同比的预测从1.8%提高至1.9%。

  最新的目标利率预测点阵图显示,预期2017年底利率可能达到1.4%,与去年12月的预测保持一致,这意味着2017年共将加息3次,年内还有两次加息。不过期货市场显示的6月加息概率已从57%降至49%。

  兴业证券宏观团队认为,未来美国政策重心会逐渐从宽货币转向宽财政,全球利率下行周期也正经历拐点。

  “从目前基本面情况来看,去年以来,原油价格回升带动逐步进入补库存周期,且通胀读数仍在持续上行中,因此,货币政策逐步收紧是大势所趋。”

  但他们同时指出,目前仍有四方面的不确定性会造成对加息路径的扰动。一是本轮收紧绕不开“缩表”问题,其“先加息,再缩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规划逐渐接近第二阶段。二是财政政策受到政治博弈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对加息路径产生扰动。三是联储理事塔鲁洛将于4月5日离职,特朗普将有机会提名3位理事。四是补库存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则认为,经济短期回暖,但通胀回升或难持续。从去年底以来,市场对于特朗普新政刺激经济的预期就非常高,此次再度加息也部分考虑到特朗普政策对通胀的潜在刺激。但未来一旦通胀因油价而回落、或者特朗普政策低于市场预期,将直接拖累加息步伐。

  不过,2月底以来市场对3月加息预期增强,人民币贬值压力再起,而当前加息不如预期中鹰派,指数回调,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压力的缓解。

  花长春也认为,靴子已落地,下一步影响的因素有特朗普税改方案,债务上限、6月加息预期、欧洲大选和经济数据等,目前来看这些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短期看震荡,震荡有利于人民币继续维持。


微信扫码关注「明时量化」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海德三道19号 海岸城大厦西座1706室   电话:0755-21677939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明时投资管理有限 粤ICP备2021058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