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资讯

投资视野

高库存压制煤价上涨 煤炭贸易商或恐慌性抛售

  12月17日晚间,中国神华发布的2018年11月份主要运营数据显示,11月份,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2570万吨,同比增长6.2%,煤炭销售量3870万吨,同比减少3.0%,总发电量23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总售电量2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


  其中,1月份-11月份,集团累计实现商品煤产量2.713亿吨,同比增长0.7%,煤炭销售量4.171亿吨,同比增长3.6%,总发电量258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总售电量242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


  此前,中煤能源也发布公告称,2018年11月份,中煤能源商品煤产量为799万吨,同比增长30.6%;环比增加185万吨,增长30.13%。1月份-11月份,商品煤产量为7000万吨,同比持平。


  不难发现,两大煤企11月份煤炭产量均有所增加。


  需要一提的是,2018年11月份原煤产量为3.15亿吨,同比增长4.5%,为2016年以来单月产量最高水平,从三季度产量的回升来看,基本佐证了“新增产能”的投放。1月份-11月份,煤炭产量为32.1亿吨,同比增长5.4%。在供应增速回升,需求增速回落的情况下,供求形势将进一步好转。


  实际上,今年以来,煤炭市场呈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状态。入冬以来,高库存一直在压制旺季煤价上涨。


  在前不久召开的2019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11家煤炭企业与19家用户企业签订了煤炭中长期合同。此外,中煤集团与7家发电企业签订长达5年的中长期煤炭供需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供应1.8亿吨煤炭。


  11月30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有关工作的通知》称,及早签订数量相对固定、价格机制明确的中长期合同,鼓励支持更多签订2年及以上量价齐全的中长期合同。


  在一年一度的煤电谈判期,为了稳定煤炭市场,发改委等部门鼓励煤炭企业与电企签订中长期合同。


  “中东部大部地区本周气温将回升至正常或略偏高的水平,电厂耗煤量继续上涨稍显乏力,市场煤采购遥遥无期。”易煤资讯分析师张飞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供应端低成本边际增量将对内贸市场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而需求端冷空气来袭所带动的沿海电厂日耗快速回升并没有引起边际需求增量的大规模释放,贸易商挺价信心遭受重创,同时伴随本周气温逐渐回暖,新一轮恐慌性抛货格局或将再次形成,预计港口市场煤价格下跌速度或将加快。本周华东地区气温将有所回升,当前日耗季节性恢复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微信扫码关注「明时量化」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海德三道19号 海岸城大厦西座1706室   电话:0755-21677939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明时投资管理有限 粤ICP备2021058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