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视野
重磅不断谁重磅不断谁主沉浮 黄金一跌再跌 离“逆袭”还远吗?
6月25日至6月29日黄金市场概述:本周黄金延伸已经连续了三周的颓势。2018年过半,相比美元的大放异彩,黄金则黯然失色,本周一度抹去今年内所有涨幅跌至去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分析师为这一传统避险天堂为何持续忽略贸易战风险以及其它利多因素而感到困惑,也同时预言“逆袭”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国际现货黄金本周跌幅1.3%,收报1252.50美元/盎司,最高上探1272.54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245.32美元/盎司,为2017年12月13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当周要闻盘点:
重磅不断谁主沉浮
在前两周重大新闻的不断“轰炸”后,本周仍不乏“重磅”。
首先是市场极为关注的中美贸易争端。先是有消息称美国要对中国实施投资限制,但随后的美国官方措辞又令紧张情绪缓解。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之前爆料美国财政部正在起草规则,拟禁止中国持股比例在25%以上的公司收购涉及“重大工业技术”的美国公司。特朗普称之为:“一次糟糕的泄密,也可能就是编造的。”特朗普的这番表态被许多媒体报道,华尔街日报的分析称:“特朗普总统是在表示他将会放缓寻求对中国在技术行业投资新的严格限制,转而依靠国会正在修改的一条1988年的法律,授权政府审查外国投资是否存在国家安全问题。”
同时,另一重要的经济地区——欧元区的一大危机缓解。6月28日至29日举行的欧盟峰会就难民问题达成协议。此前德国联合政府内部曾一度就难民问题发生分歧,令其政局面临波动。占有德国联合政府1/3席位的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CSU)领袖、内政部长霍斯特·泽霍费尔对默克尔移民政策的不满。他坚持要求默克尔要么在本月月底前将与欧盟政府达成协议,要么开始将难民驱逐出德国边境。此次的欧盟峰会中,欧盟领导人就限制移民流动的一揽子措施达成一致。成员国同意加强边界安全并加快决定人们是否有权获得避难。
经济数据方面,虽然美元强势上扬,但美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却不容乐观。美国公布的一季度GDP终值令人失望,其显示美国经济目前的年化增长率为2.0%,低于预估的2.2%。同时,国第一季度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季率终值为0.9%,低于预期和前值的1%,录得近5年来最差水平。
当然本周的所谓重磅消息中也有一些“烟雾弹”。比如,周五有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要退出世界贸易组织(WTO),不过美国财长努钦随后很快出面否认,称这一消息不实。Axios报道称,特朗普已经告诉几位白宫高级官员,他希望将美国从世贸组织(WTO)中退出。但当被问及Axios的报告时,财政部长努钦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采访中表示:“这里没有爆炸性的消息……这太夸张了”。
黄金一跌再跌 离“逆袭”还远吗?
本周黄金再度忽略美债收益率下滑、经济数据走弱和风险情绪恶化这些因素令一些分析师们困惑。“金价(1253.00, -1.50, -0.12%)的下跌超过我们的预期。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贸易紧张,但唯一没有受益的是黄金,”凯透宏观分析师Simona Gambarini周五对Kitco新闻表示。
至于黄金持续下跌的原因,市场分析的解释几乎已经成了老生常谈。首当其冲是美元的威压。美元指数本周触及一年高位,接近95.50,而8月Comex黄金期货跌至1,248美元/盎司下方,接近12个月低点。
GoldSilver Central总经理Brian Lan指出,美元依然强劲,因此黄金还会走低。黄金很弱势,目前人们都不愿意投资黄金。
三菱分析师Jonathan Butler说,美元一直在窃取所有避险资金的一个原因是,市场认为,贸易战会缩小美国的贸易逆差,因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将减少,而这反过来又会使美元走强。
对于涨跌起伏的金融市场来说,黄金的跌跌不休也令人看到逆转的契机。
支撑美元的两大因素——美债收益率和美联储鹰派政策都正在受到分析师的质疑。
道明证券指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低于3%,而贸易战争的不确定性抑制了全球经济的乐观情绪。
策略师们还质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是否会热衷于在当前的货币紧缩周期中大幅提高利率预期,尤其是考虑到“不稳定的全球贸易状况”正在给经济增长和信心带来风险。“务实的态度是美联储的一部分,当我们接近美国紧缩周期的尾声,而大多数其他主要央行政策仍处于正常化的早期阶段,这最终料会削弱美元,相当利好黄金,”道明称。
还有一个对黄金的潜在利多因素在于美国通胀的提高。三菱分析师Jonathan Butler指出,美国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出现加速,美国商务部周五称,衡量潜在通胀的指标在6年来首次触及美联储2%的目标。由于黄金一向被视为对冲通胀的工具,美国通胀的提高显然对黄金有利。Butler还说道:“不断上升的通胀应该对黄金有利,而且现在已经有两到三周的抛售,而且仓位相当负面,这可能是投资者说‘已经够多’的时候了。考虑到一切,黄金在1250美元看起来很便宜。”
从技术分析来看,金价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后大幅走低,目前正接近关键价位、面临方向的抉择。当前金价正在测试2015年12月以来的上行支撑线,该趋势线同样充当楔形形态的下轨。与此同时,该趋势线还与去年12月低点延伸的趋势线交汇。这意味着黄金可能进一步走低。
但道明证券(TD)称,黄金可能没有多大的下跌空间了。黄金上周五形成死叉,并在本周下跌,走出看空的技术信号。
本周接近尾声之际,黄金出现了明显的积极迹象,因美元指数回落0.80%,至94.62,这显然为黄金提供了喘息之机,但是否能够就此绝地反击,还需拭目以待。
下周市场展望
由于美国和加拿大迎来假期,下周交易缩短,交易量料将保持清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风吹草动,市场可能面临更加剧烈的波动。下周的重磅事件包括美联储决议和非农报告的公布。这二者都将直接影响到美元的走向,自然也和黄金息息相关。
分析师们将仔细研究美联储的措辞,以查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是否像市场所认为的那样鹰派。
凯透宏观分析师Simona Gambarini指出:“关注所使用的语言是否有变化,以及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通胀和利率将表现如何,这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如果有迹象表明美联储担心通胀,那将对金价有利。”
道明证券大宗商品策略师Ryan McKay表示美国的就业数据将让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强劲程度有深入的了解,以及美联储的鹰派作风是否真的“有保障”。
与此同时,贸易政策仍将是交易员关注的焦点,美国将于下周五开始对中国实施第一轮关税。Gambarini警告称,这一事件可能“对市场造成压力,并提振美元。”
Kitco周五(6月29日)发布的每周黄金调查显示,在针对华尔街专业人士的调查中,有15人参与了调查,有8人,或53%认为下周黄金将会下跌,有3人即20%认为下周黄金将会上涨,4人或27%认为黄金将会盘整。市场参与者中包括黄金交易商,投行,期货交易员及技术分析师。在针对普通投资者的调查中,有878人参与了调查,有406人,即46%认为下周黄金将会下跌,有325人即37%认为下周黄金将会上涨,147人或17%认为黄金将会盘整。
Kitco Metals全球交易主管Peter Hug称:“我认为走势偏向下行。”
Walsh Trading商业对冲主管Sean Lusk表示,黄金价格可能会下探1238至1240美元/盎司趋势区间,今日早盘金价虽然有所反弹,但主要是受到部分空头获利了结产生的买盘支撑。
ForexLive执行主管Adam Button也认为金价还将继续走低,他表示:“金价近期表现非常挣扎,技术面也呈现疲态,目前看来短期没有催化剂能够帮助反转走势。”
Heritage West Financial总裁Ralph Preston也加入到看空行列中,他认为美元下方存在稳固支撑,“这将令大宗商品全线下滑”。
不过MKS SA交易主管Afshin Nabavi则表示,黄金在新一季度开始后有望重整旗鼓。
Nabavi称:“欧元已经开始回升,美元则逐步丧失动能。(特朗普可能脱离WTO组织)如果成真的话,美元可能会进一步遭受打击,从而为贵金属带来支撑。”
此外,Adrian Day Asset Managemen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drian Day认为金价在下周将进入盘整。
Day补充道:“短期而言,黄金价格主要受到美元走势影响,虽然美元在过去数月内已经表现强劲,但现在还没有足够迹象显示美元走势将在下周改变。我们目前正处于黄金的疲软季节,不过基本面表现依然强劲,尤其是通胀增速已经放缓,无论是美联储还是其他主要央行均无意加快紧缩周期,因此这对于金价而言是利好的。”
下周重要经济数据和事件
周一(7月2日)
欧元区6月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
欧元区5月生产者物价指数
欧元区5月失业率
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终值
美国6月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假日预告
中国香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 假期休市
周二(7月3日)
欧元区5月零售销售月率
美国5月耐用品订单终值
央行动态
澳洲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及政策声明
英国央行金融政策委员会公布6月19日会议记录
周三(7月4日)
澳大利亚5月季调后零售销售
中国6月财新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欧元区6月Markit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
假日预告
美国 独立纪念日 假期休市
周四(7月5日)
美国6月ADP就业人数变动
美国上周季调后初请失业金人数
美国上周EIA原油(73.55, -0.60, -0.81%)库存变化(万桶)(至0629)
央行动态
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发表讲话
美联储FOMC公布6月政策会议纪要
周五(7月6日)
加拿大5月贸易帐
美国5月贸易帐
美国6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变动
美国6月失业率
美国6月平均每小时工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